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少城学子传承使命与荣光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不详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21/6/18 15:01:45  文章录入:上饶环亚电脑学校  责任编辑:上饶环亚电脑学校
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,百年的非凡历程中,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、不懈奋斗,蕴藏着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。青羊区发挥成都市中心核心区的区位优势,开展“漫行红色路”的场景学习活动,依靠辖区党史革命资源进行体验式学习,重温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。青羊区党史研究部门、党校等对辖区红色党史资源和重大史实进行梳理研究,形成了以“从辛亥革命到成都解放”为主线的一条红色遗迹线路,包括“保路运动纪念碑-努力餐地下党交通站-商业街中共川康特委旧址-祠堂街《新华日报》旧址-人民公园无名川军塑像-琴台路十二桥革命烈士殉难处和烈士墓园”等6处重要红色遗址。  少城小学积极发挥资源优势,先后收集了车耀先、刘愿安等多名党史名人英雄事迹,并形成了“漫行红色路”党史现场学习的相关课程资源,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,寻找了身边的红色遗迹——在同一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和背后的革命故事,学史增信。看着身边的红色遗址,感怀在同一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,这样贴近实际的“红色教育”让师生们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,更加焕发出昂扬的斗志。如今我们走在他们千百次奋斗过的路上,让我们承先辈精神,坚定爱国信念,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去,让红色基因,革命薪火代代传承。

第一站:努力餐

1940年,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发起募捐,筹建“无名英雄纪念碑”,由当年川中儒将余中英市长出面,请雕塑大师刘开渠(1904-1993)创作,以便永远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士。刘开渠请川军参加过台儿庄大战的张朗轩班长作模特,创作出无名英雄模型。金河路1号的努力餐过去在祠堂街172号,餐馆名字源于古诗:“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!”    

“如果我的菜不好,请君向我说;如果我的菜好,请君向君的朋友说。”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,就是中共四川省委地下党领导人车耀先所创作,于1929年在三桥南街开办努力餐,1933年迁到祠堂街。此处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,革命刊物《大声》周刊的编辑部和发行点就设在这里。

第二站商业街中共川康特委旧址

位于现西御街77号,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川康地下党的重要活动地。中共川康特委曾多次在此召开会议,举办中心县委书记培训班。罗世文、车耀先、李一氓等地下党领导干部常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,特立碑纪念于此。

第三站人民公园无名川军塑像

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建成于1944年7月7日,抗战77纪念日,耸立于川军出发经过的东门城门洞空坝上。铜像高2米,连底座总高5米,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装束,着短裤、绑腿、草鞋,手握步枪,胸前挂两颗手榴弹、身背大刀、斗笠、背包,俯身跨步,仰视前方作冲锋状。

第四站 琴台路十二桥革命烈士殉难处和烈士墓

1949年12月7日晚,成都发生“十二桥惨案”,35位革命烈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。在十二桥烈士陵园安息的36位烈士中,有共产党员14人,民盟盟员5人,民革成员3人,党的外围组织成员7人,其他革命志士6人。另有1人牺牲在重庆“中美合作所”,解放后迁葬于十二桥烈士陵园。

第五站:成都大轰炸遗址

成都大轰炸是日军对成都平民的野蛮轰炸行为,是包括成都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难以忘却的伤痛。二战期间日军曾对中国城市进行多次轰炸,成都也难逃其列。自1938年11月8日,日机首次袭扰成都开始,至1944年11月止,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,成都所受轰炸至31次 。其中,尤以1939年6月11日、1940年7月24日和1941年7月27日所受的三次轰炸最为惨烈。

第六站:祠堂街《新华日报》旧址

祠堂街38号,一个不起眼的地方,却是78年前《新华日报》成都分馆的办公场所,也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进行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。罗世文任主任,周恩来、刘少奇等许多中共要人据说都曾先后来此办公。一直到1947年3月最后撤离,在成都坚持战斗了8年,一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成都唯一公开的对外联络处。这个当年《新华日报》的革命先辈们工作与战斗过的地方,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追寻瞻仰的革命纪念地。采写:朱可
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